
11月12日,作為第12屆“米其林必比登挑戰賽”的重要活動之一,“輪胎行業可持續發展”研討會在成都舉行。上汽集團、米其林、江蘇圣奧等覆蓋產業鏈各環節的企業嘉賓及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和AC尼爾森等機構代表齊聚一堂,從發展環境、市場需求、行業挑戰、實踐操作和未來構想等諸多方面,分享了各自的觀點和經驗,共同探討輪胎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圖1:研討會現場
此次會議由中化國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化國際”)及旗下新加坡GMG GLOBAL(以下簡稱GMG)和江蘇9999js金沙老品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圣奧”)聯合舉辦,旨在借助必比登挑戰賽的廣闊平臺,凝聚各方共識,挖掘多元智慧,構想未來交通的國際性創舉,以促進道路交通的可持續發展。
GMG CEO姚星亮先生在致辭時表示:“隨著汽車與輪胎數量的增長,包括環境污染、交通擁堵、道路傷亡等一系列問題也逐漸產生,能源消耗也愈發嚴重。解決相關問題已刻不容緩。我們有責任為中國,乃至全球道路交通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提供更加尊重環境、更加清潔、更加安全的道路移動性解決方案。”
圖2:GMG CEO姚星亮先生在研討會上致辭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鄧雅俐女士在研討會上從宏觀角度,分析了輪胎行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挑戰與前景。她指出,目前的中國橡膠產業正處于換檔回落期,產能過剩、結構不合理等問題日漸凸顯。相關企業和整個行業唯有走節能環保路線,才能真正實現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協會已于2012年啟動了綠色輪胎標簽法制度的相關研究,而中國的綠色輪胎技術規范指南也在編寫中。
圖3: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鄧雅俐女士發言
全球著名的市場調研公司尼爾森汽車組副總監余潔女士,從消費者購買趨勢的角度,解讀了輪胎行業如何保持可持續發展。她透露,雖然人們對于節能環保車型的作用持積極態度,但尼爾森相關調查顯示僅22%的消費者愿意為此支付更多費用,汽車企業更需要的是找出能吸引消費者自身個體的利益點,推出消費者負擔得起的新產品。與此同時,給消費者足夠的信心并鼓勵早期購買者。
圖4:尼爾森汽車組副總監余潔女士發表演講
上汽乘用車公司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項目總工程師李斌先生從整車生產商角度,分享了可持續發展的交通對輪胎的具體要求。在他看來,輪胎是節能減排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滾動阻力占車輛能源消耗的比重約為20%,低滾阻輪胎可以使車輛能耗降低2%;產業鏈各環節企業都應攜手并進,致力于擁有更輕重量、更低阻力、更小噪音、更安全性能的“綠色輪胎”的研發。
圖5:上汽乘用車公司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項目總工程師李斌先生分享觀點
米其林中國研發中心負責人白樺先生表示,汽車保有量的提升正為全球環境帶來嚴峻挑戰,也給產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介紹了米其林公司針對輪胎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應對策略和最新技術,其中包括4R戰略——減少(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可再生(renewable)。
圖6:米其林中國研發中心負責人白樺先生介紹米其林的經驗
江蘇圣奧研發副總裁陳新民先生結合綠色輪胎的技術發展方向,從上游原材料的角度,分析了橡膠行業面臨的挑戰和未來走向,并提出了輪胎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具體解決方案,從新材料、創新填料、低碳加工和綠色助劑等四個方面對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
圖7:江蘇圣奧研發副總裁陳新民先生闡釋江蘇圣奧的創新解決方案
“這是一個基于輪胎行業,涉及上下游、全產業鏈的,多角度、深層次、高價值的研討會。各位演講嘉賓所闡釋的觀點、建議,實踐、經驗對于今后輪胎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極高的指導意義。”中化國際總經理張增根先生在總結發言中指出:“作為輪胎原材料的上游供應商,中化國際及其下屬企業GMG和江蘇圣奧,愿與所有輪胎生產商一起不懈努力、深化合作,為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移動性做出貢獻。”
圖8:中化國際總經理張增根先生出席研討會并作總結發言
米其林必比登挑戰賽是以實現清潔、安全、便利、連接暢通和經濟實用的交通為目標的創新型“思想與行動”智庫,已連續舉辦至十二屆。本屆挑戰賽以“推動以促進經濟增長與優化城市生活質量為核心的道路交通創新”為主題,來自世界各地交通領域的使用者、供應商和決策制定者云集于此,共同尋找可持續交通的解決方案。
關于中化國際
中化國際是在精細化工、天然橡膠等領域從事實業投資、物流、貿易分銷等國際化經營的大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客戶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曾榮獲“中國最受尊敬的上市公司”、“中國最具責任感上市公司”、“中國最佳治理上市公司”等多項榮譽。